这是港股消费公司的一缕缩影。如你所见,资本市场对蜜雪冰城、泡泡玛特报以同样热情——他们都涨幅惊人。至此,泡泡玛特、蜜雪冰城、老铺黄金一起组成了“港股三姐妹”。
老铺黄金,始于湖南岳阳人徐高明——他于2004年进军消费级黄金产品市场,后来在北京创办老铺黄金。他将黄金从“克重计价”的实用主义中剥离,把黄金卖成奢侈品,万元以上的产品贡献了近90%营收,由此被冠以“黄金界爱马仕”。
2024年6月28日,老铺黄金正式登陆港交所,当时发行价为40.5港元/股,但此后股价开始一骑绝尘。伴随着年轻人排队买黄金热潮,今年以来老铺黄金更是一路高歌,股价一度飙升到880元/股,让人惊讶不已。直至最近有所回落,但最新市值依然高达1200亿港元。
蜜雪冰城,则创造了今年的现象级IPO。3月,雪王港股敲钟上市,不仅刷新历史成为新一代港股“冻资王”,随后股价也不断攀升,最新市值已超1800亿港元。
最具戏剧性的,则是泡泡玛特。作为最先上市的那一个,泡泡玛特早在2020年就登陆港股,但后面经历了股价的过山车,低谷时期股价曾跌落至9.4港元,但2024年转折点出现——疫情后国内消费市场回暖,同时海外市场爆发,营收大幅增长,股价涨幅超340%。
成功背后各有不同。“雪王”的亲民形象隐藏着一个巨无霸。最近两年,投资界多次听过一级市场对雪王的研究:靠的是极致性价比和强大的供应链护城河,将单杯成本压至行业最低,97%自给率的供应链,让它的成功变得很难复制。
2020年12月,蜜雪冰城开放唯一一次外部融资。当时曾有接近交易的投资人透露,“竞争十分激烈,各家为抢占份额都派出了最强的团队。”最终只选定三家:高瓴、美团龙珠、CPE源峰,当时20多亿元的融资规模,估值超200亿元。
“港股头部消费公司企业经营状况很好,流通股不多,有的还未到解禁期,多重因素带来了今天的大涨局面。”一位资深消费VC合伙人分析,现金流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家消费公司的生命值,港股尤其看重这一点。
2024年,泡泡玛特全年营收达到130.4亿元,同比增长106.9%。海外市场迎来爆发,今年第一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长超过475%。“底层逻辑在于业绩增速,更重要的是海外策略大获成功。”
如此一幕,传导的效应正在渐渐显现。其实从二月开始,我们就听闻多家头部机构在内部督促:“有合适的消费公司都赶紧推去港股。”投行也忙碌起来,密集联系投资机构梳理合适的上市标的。
于是我们看到,消费公司络绎不绝赴港上市。在港交所大门前,排起了一支长长的消费公司队伍。仅仅最近,三只松鼠、遇见小面、溜溜果园纷纷递表港交所。此外,东鹏特饮、周六福、卡游、老乡鸡、海天味业、安井食品、八马茶业、沪上阿姨已率先出发——
卫哲坦言,“消费行业历来被认为是具备刚性、抗周期属性的行业,因而在经济波动时期反而更受资本欢迎。”来自高盛数据显示,港股单个IPO平均吸引约3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,消费类项目因行业透明度高更受青睐。
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上市竞赛。“拟港股上市的企业应当加速IPO。”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、董事长宋向前也向投资界说起,中国香港是连接全球资本市场的唯一桥梁。“当前情况,国内企业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窗口期非常短,可能就一年半的窗口期”。
END
发现投资以“投资、融资、管理”三大业务为使命。我们携手最优秀的投资机构和私行投资人,共同完成了对200多家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,并参与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资本周期管理。发现投资:发现企业价值,投资改变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