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xels-cottonbro-3944377

GDP同比增长6.2%!一季度安徽经济“开门红”

浏览:20 来源:发现投资 发布日期:2025-04-22
图片

4月21日下午,2025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,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副局长陶宗华,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总统计师童晓莉出席新闻发布会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。


e82adc8babd7b5870f2053578e8bc44.jpg




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副局长 陶宗华


今年以来,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坚定信心、迎难而上,全力以赴拼经济、稳增长,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,全省经济起势有力、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,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
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2265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2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482亿元,增长3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,增长7%;第三产业增加值7346亿元,增长5.9%。

1.农业生产形势较好,畜牧业同比增长。一季度,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.1%,比上年全年提高0.6个百分点。在地作物长势较好,小麦、油菜苗情总体好于常年及上年同期。一季度,蔬菜产量增长3.7%、提高0.4个百分点。猪牛羊禽肉产量118.9万吨,由上年全年下降1.9%转为增长3%,其中,猪肉产量由下降4.3%转为增长1%。牛奶产量16.3万吨,增长20.8%。水产品产量84.4万吨,增长4.7%。

2.工业生产稳中有升,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。一季度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2%,比上年全年提高0.2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.4%,制造业增长11.4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.6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.4%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.5%,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1.7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.1%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.1%,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0.9个百分点。主要产品中,汽车产量增长18.2%、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3%,工业机器人增长1.1倍,集成电路增长19.5%。

3.服务业持续恢复,高技术服务业增势良好。一季度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9%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.9%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.6%。1-2月份,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.3%,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0.5%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.8%。

4.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,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。一季度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2%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.8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.8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.1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.6%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.1%,工业投资增长9.7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.1%、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3个百分点。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由上年全年的17.8%收窄为2.3%。

5.市场销售持续回升,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。一季度,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7.7亿元,同比增长5.8%,比上年全年提高1.1个百分点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.7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.3%。限额以上商贸单位中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8.2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9.1%,计算机增长66.8%,通讯器材增长70.4%,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64.5%。网上零售额1172亿元,增长10.9%,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9.3%。

6.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,贸易结构继续优化。一季度,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153.3亿元,同比增长13.1%,比上年全年提高5.7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1478.3亿元,增长17.3%;进口675亿元,增长4.8%。出口商品中,机电产品出口1068.5亿元,增长19.5%,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为72.3%。其中,锂离子蓄电池、光伏产品、电动汽车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172.7亿元,增长58.3%。

7.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,新增贷款同比增加。3月末,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.6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余额比年初增加5094.8亿元。人民币贷款余额9.1万亿元,增长10.3%,余额比年初增加4789.5亿元、同比增加167.1亿元。其中,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5.5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3%和20.1%。

8.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,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。一季度,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.3%,衣着价格上涨1.5%,居住价格上涨0.2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1%,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.8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.4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.9%,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.5%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鲜菜价格下降10.3%,粮食价格下降0.1%,猪肉价格上涨6.1%。一季度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.4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.9%。

9.就业保持稳定,居民收入同比增加。一季度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0.9万人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.8%,超序时进度5.8个百分点。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6元,同比名义增长5.8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.8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7元,名义增长4.9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.0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2元,名义增长6.2%,实际增长6.0%。

总的看,一季度全省经济平稳向上、稳中有进。但也要看到,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,有效需求不足、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较突出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面临较大压力。下阶段,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,充分发挥科创产业融合优势,扎实推进各类政策落地见效,推动更多资金资源“投资于人”,稳定预期、激发活力,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

如何看待2025年一季度安徽经济运行整体表现的?

今年以来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犹存的复杂严峻局面,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汇聚合力、抢抓开局,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
一是增长稳中有升。全省经济延续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,一季度GDP增长6.2%,较上年全年的5.8%提高了0.4个百分点,为近3年最好水平。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全面加快,消费市场持续恢复,进出口在“抢出口”效应作用下,加快了5.7个百分点。

二是动能向新向优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优势,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。一季度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.1%,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.3%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6.7%下降到23.1%。前2个月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.5%,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8.9%。

三是信心稳定恢复。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,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。一季度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.1%,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.5%、比上年同期提高1.4个百分点。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0.4%,高于全部项目投资增速1.6个百分点。

四是民生保障有力。始终把民生事业作为头等大事,着力兜牢底线、补齐短板,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一季度教育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城乡社区等财政支出合计增长15.5%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序时进度、调查失业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。城、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.9%和6.2%。

总的来看,一季度全省主要指标好于上年全年、好于全国,实现良好开局。二季度以来,随着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加深,我们必须坚定信心、凝聚共识,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,以自身确定性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
今年以来,安徽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“徽动消费”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开展。请问一季度安徽居民消费形势如何?有哪些特点?今年以来,安徽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着力从增收减负、丰富供给、减少限制、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,统筹推进促消费与惠民生,进一步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。从一季度城乡住户收支抽样调查数据情况看,安徽居民消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:

一是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。得益于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,居民收入稳步提高,全省居民消费继续保持增长。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24元,居全国第11位,在中部地区排位靠前,同比增长4.9%。分城乡看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44元、同比增长4.4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66元、同比增长5.0%。从消费结构看,八大类消费支出“七升一降”,人均交通通信、生活用品及服务、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较快,同比分别增长14.8%、11.0%、10.3%,仅居住类消费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出现下降。

二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。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。安徽聚焦提升服务品质、丰富消费场景、优化消费环境,进一步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,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,增加新型消费供给。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2884元,同比增长6.5%,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1.6个百分点,已连续2个季度超过居民消费增速,其中文化娱乐、休闲保健等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是主要原因。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.9%,比上年同期上升0.6个百分点。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。一季度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.0%,和2021年相比,下降1.4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。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0.6个百分点,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为1.44,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小。

三是促进居民消费政策效果显著。自“两新”政策实施以来,安徽各地出台了多项举措,优化服务流程,有力带动了消费持续回升向好。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.8%,其中居民人均汽车消费支出增长9.5%,为近年来最高水平;人均手机数码等产品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9.2%。全省多地发放专用消费券促进文化旅游消费,叠加节假日因素,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团体旅游、景点门票、文化演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3.6%、18.3%和47.2%。

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压实责任、强化措施,加强服务消费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统计监测,切实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。

中安在线记者

今年以来,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,安徽省也出台了稳经济“30条”等系列政策举措,从统计数据看,这些政策效果怎么样?


陶宗华

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重大部署,今年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一些政策措施加力增效,极大地提升了信心、改善了预期、激发了发展动能。

从消费看,截至3月底,全省累计使用汽车置换补贴资金7.4亿元,家电消费品补贴资金9.1亿元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补贴资金3.9亿元,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。

从投资看,随着中央各类资金加快使用,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.1%、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0.3%;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7.2%、贡献率达24.9%。

从房地产市场看,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作用下,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由上年全年的17.8%收窄为2.3%。

总的看,中央和我省的系列政策举措对于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,下一步,要狠抓各项政策落地,发挥政策效能,提振预期、坚定信心,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。

图片